专家热议特色小镇:应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载体
人民网北京12月20日电(记者 孙博洋)
“在特大城市周边30公里范围内的以房地产为主导的居住小镇,这是有发展前景的。”这是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李铁近日在中国特色小镇同创发展论坛上表达的观点。
特色小镇——枫泾镇
近日,“中国特色小镇同创发展论坛”在京举行,来自产、学、研各界的专家、学者、业内人士聚集一堂,就特色小镇社群运营、以及特色小镇产业规划的市场前景及策略进行了研讨交流。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原主任、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李铁在发言时表示,城市里生活生产成本越来越高,促使大批创业者离开城市。而特色小镇的发展也要因地制宜,不同地方做不同的事,另外还需要产业支撑及服务业支撑。发展特色小镇,要以人为本,也要坚持市场导向,政府可以适当干预,但不要硬性提出一些目标和条件,避免让特色小镇建设流于形式或仅仅成为政绩工程。
特色小镇——龙泉镇
“在特大城市周边30公里范围内的以房地产为主导的居住小镇,这是有发展前景的。”李铁表示。他认为,在国际城市发展中,逆城市化居住是一个趋势,像巴西里约几十公里外的小镇都是富人居住的地方。
具体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发展居住型特色小镇,一是可以推动周边房地产发展,缓解北京房价压力,疏解城市功能,二是可以在郊区选择一些空间,为中高收入人口提供居住,来避免大城市高密度居住和立体发展空间不足的压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类小镇切忌要求“产城融合”,“产城融合”放在这类小镇中,就失去它存在的意义。
特色小镇——莲花镇
李铁还表示, 中国目前的社区模式需要重塑,以共同爱好、兴趣为主导的社区组合重塑,在中国有着非常大的现实意义。在中国的高收入高储蓄人群较集中的地区,结合逆城市化的居住倾向,逆大城市化的中小城镇、小城镇化和社区化,已经形成了发展趋势,在营造特色居住小镇方面有着深刻的社会价值。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我国新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城乡建设经济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陈淮陈淮认为,发展建设特色小镇正是满足人们多方面对美好生活多层次的需求。“人在不同的阶段的需求不同,不同的人对生活品质的需求也不同,有的喜欢养生,有的喜欢观光,这些都是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仅如此,美好的生活不仅需要大房子,还需要走出去,亲近大自然,享受与家人的天伦之乐,需要更广阔的社交,这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包含在现代化建设目标里,也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必要性的体现。”他表示。
陈淮表示,社会发展到工业化后期阶段的时候,特色小镇建设势必形成城镇化人口聚集核心的功能,如果仅仅把特色小镇当做一个旅游景区,那么它的历史任务、历史承担是不充分的。
特色小镇——古北水镇
他认为,之所以会出现“高房价”的问题,就是由于人口短期内过度向北上广深集中和居住,没有均衡分布在大中小城市和城镇之中,而特色小镇也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必经之途。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秘书长王惠敏在发言时表示,特色小镇建设,要更多的提供中、高消费品质的产品。他认为,建设特色小镇,要尽可能避免运动式的干法。另外,在特色小镇建设上还要精益求精,应尽可能在有限的空间里面最大化的丰富功能应用,让人们再特色小镇里生活的更便捷。
特色小镇——杏花村镇
奥伦达部落的董事长王仙山表示,有一种说法叫做“北上广深藏不住肉身,梦中的故乡放不下灵魂”对很多久居大城市的人来说,城市是一个工作的地方,战斗厮杀的地方,压力很大。而特色小镇,确是一个可以放松身心,静气充能的地方。所以,特色小镇,不管怎么“特”,最后还是要落到生活上。自2004年以来,我们在全国已经建设和运营的特色小镇目前已经超过了12个。未来,我们将按照国家的产业规划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独特资源,在生活、度假、休闲这个方向上去着力。要把这些物理空间真正的运营成人们朝思暮想,想要的梦中的生活、工作、休闲甚至是全周期的梦想生活。
北大特色小镇与园区事业部总经理郭涛认为,特色小镇的核心是特色,是产业和生态,产业功能、旅游功能、文化功能、社区功能,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形成独特的小城镇的生态产业圈。
会上,来自行业内、学术界的嘉宾们还以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趋势与红利为题进行了对话交流和互动。
文章来源:人民网
©内容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与交流,如有侵权请留言后台处理。转载请注明来源出处及作者。
更多近期文章请点击: